“志在青云一介青鲇终归海,神驰学府万千学子可擎天”。高亢悠扬的唱腔刚落,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11月13日晚上,学校大礼堂锣鼓喧天,伴随着铿锵的乐声,激昂的唱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皮影戏大师秦礼刚为澳尼斯人娱乐官方网站(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上千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深深体现湖工修炼文化精神的原创皮影戏《鲇鱼的传说》。
古老的巡司河流经澳尼斯人娱乐官方网站(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孕育了无数传奇故事,流传最广、最为神奇的当为鲇鱼修炼的传说。土生土长的鲇鱼,从小立志修炼成仙,化龙飞天,播撒雨泽,造福人类。但苦修千年,却在游经巡司河时受困鲇鱼套,但他不畏艰险,历尽艰辛,终于成龙升天。鲇鱼升天之景,后人已不可见,但这个神奇而催人奋进的传说却激励着一代代湖工大学子奋发向上。
这次秦礼刚先生和我校外国语学院张剑平副教授联手将这个传说的故事改编成剧本,运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皮影戏艺术形式呈现在舞台上还是首次。剧本共分“鲇母托孤”“善恶相斗”“仙翁指路”“跃过龙门”四幕。只见随着各种锣鼓声和弦乐声响起,约莫两平米的白色幕布后,时而青烟缭绕,时而光影变幻,螺、蚌、虾、蟹在荧幕上上下翻腾,活灵活现;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的戏剧情节,配上秦礼刚先生颇有特色的说唱,深深吸引了现场师生,当伴随着一轮明日,鲇鱼慢慢从波光粼粼的水面浮出,光影流转,人物变幻,楚香楚韵的唱腔响起,不仅小朋友们欢呼鼓舞,大学生们也是连连称赞。
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祝巧看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我感到心潮澎湃,非常振奋,真没想到不能说不能唱的皮影经秦礼刚先生一演绎,这么具有感染力,当最后看到鲇鱼脱凡成仙的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戏剧带给我们享受的同时蕴含的深刻教育意义。”
秦礼刚从事皮影表演40年,期间获奖无数。两只手操作五个角色是秦礼刚的拿手绝活,秦礼刚的最高记录是两只手操作十个角色。2007年,他的皮影戏表演受到温家宝总理的好评。2011年,他受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邀请,将皮影戏带出国门,在法国巡回演出12场,他的照片在剧院门口售卖竟然一张达到15欧元。
秦礼刚热爱皮影戏,一年表演364场皮影戏,除了除夕,天天都会唱上三个小时。他可以从封神榜一直演到清朝演义,他的皮影剧目连续演五年不重复,最长的脚本要演100天,经常演的有《东周列国》、《隋唐演义》、《包公案》、《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他的剧本说唱跌宕起伏,表演现场感染力特别强。
秦礼刚也改编过一些现代故事,以及用皮影的形式,自编古今结合的故事来宣传消防、不要酒驾等知识,比起生硬的教条,更受人们欢迎。这次改编《鲇鱼的传说》,秦先生就煞费苦心。“皮影戏要有趣味性才能激发观众兴趣,但剧本初稿却略显平淡,缺少冲突,我就在原作的基础上重新作了一些改动。”为此,秦先生特地为戏剧增加了传说中和原作中没有的螺、蚌、虾、蟹四个角色,同时对鲇鱼修道的精神作了进一步的提炼,重点表现出鲇鱼勤学修炼只为造福人类的高尚精神境界。
“我最担心的就是大学生们不喜欢,我希望学生们看完戏能有种故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觉。”秦礼刚先生为了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排练,当听到现场师生的称赞时,秦先生终于舒了口气,但他表示,限于舞台条件仍有些许遗憾,原来设定好的校歌这次就没能在现场表演中体现出来,让人不由对秦先生专之弥坚的敬业与创新精神肃然起敬。
这次皮影戏表演由我校外国语学院举办。该院党委副书记汪晶晶介绍,学院利用暑期“三下乡”实践良机,开展了“云梦皮影戏”“恩施西兰卡普”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取得一定成果,将古老的鲇鱼修炼传说同古老的皮影戏艺术结合搬上舞台,就是其中之一。校党委宣传部长李学锋表示,学校正在进一步凝炼“湖工精神”,外国语学院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对流传在学校的动人传说再次改编传播的尝试,有力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展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天,秦礼刚先生还专门带来了两个传统皮影戏《武松打虎》《猴王借扇》作为开场戏。活动中,秦礼刚先生又来到台前,亲自为师生讲述皮影戏的相关知识和他传承发扬皮影戏的感人故事,赢得师生们感动敬佩的掌声。演出间隙设置的有奖竞猜、操作体验等互动环节,更让同学们兴致高涨,现场气氛尤为热烈。
当晚,校团委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及分团委书记也一起观看了演出。